进入2025年7月,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,已经进行了3年半时间。不得不说,2025年的世界格局,与2022年开战之前,已经大不相同。作者认为,2014年,属于俄罗斯的鼎盛时期。但是从2022年以来,俄罗斯的势力范围、战略布局,开始全面收缩和崩盘。尤其是2024年以来,这一情况迅速加剧。今天,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。
1991年,苏联解体以后,分为了10多个国家。其中,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家底。与此同时,俄罗斯维持住了在远东、蒙古、中亚、高加索、中东、东欧等几个方向上的势力范围。例如2008年,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的战争,显示了自己的能力和维持势力范围的决心。当然,北约一步步东扩,从波兰到波罗的海三国,顶在了俄罗斯的家门口。
展开剩余82%2014年,俄罗斯以雷霆手段,夺取了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,并且顶住了欧美各国的一系列制裁。这是俄罗斯的巅峰时刻,对于此时的俄罗斯来说,自己仍然是世界顶级强国之一。但是,2022年,俄乌开战以后,俄罗斯的真实实力和家底,包括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滞后等诸多问题,开始全面显现。
2022年,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的基本框架,还算基本稳固。从2023年开始,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和框架布局,开始一点点被撕碎、崩盘。在中东方向上,叙利亚是俄罗斯的重要传统盟友。早在苏联时代,已经深度捆绑。2010年代,俄罗斯直接出兵,帮助叙利亚作战,2024年,叙利亚阿萨德政权被推翻,叙利亚直接“变色”。面对叙利亚的巨变,俄罗斯无法提供任何援助,也无力援助。
随着,叙利亚的变色,俄罗斯在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支点,被拔除。2022年,俄乌开战以来,俄罗斯与伊朗的关系,也在逐步密切。伊朗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援助,例如伊朗生产的无人机等等。2025年,美国、以色列对伊朗进行了一连串的打击,俄罗斯也是“爱莫能助”。在中东、西亚方向上,俄罗斯无力提供任何援助和支持。
那么,在中亚五国呢?请注意,中亚五国一直是俄罗斯的“后院”。例如在1991年,中亚五国甚至不愿意解体。截止2022年,中亚五国仍然是俄罗斯的标准势力范围。不过,从2022年开始,中亚五国一步步努力摆脱俄罗斯影响的行动,步伐越来越大,而且开始各种公开动作。
中国、美国、印度、土耳其等一系列国家,开始一步步深入中亚地区。从最近两年的情况来说,中亚五国的站队方向、选择的对象也完全不同,例如吉尔吉斯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等等。在这个方面上,正在进行“温和的力量交界”,没有出现太激烈的碰撞。
至于高加索方向,情况更加明显。苏联解体以后,高加索地区,分为了亚美尼亚、阿塞拜疆等几个国家。亚美尼亚在俄罗斯的影响和庇护下,2020年,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纳卡冲突,亚美尼亚还能得到俄罗斯的庇护。面对强大的俄罗斯,阿塞拜疆明显底气不足。不过在2025年,阿塞拜疆与俄罗斯的交锋中,毫不让步。
很明显,阿塞拜疆看透了俄罗斯,无力两线作战。至于中国、俄罗斯之间的蒙古,更有意思,与日本、美国、印度等国家,眉来眼去。从远东、中亚、西亚、高加索、东欧等几个方向,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,出现了一步步崩盘的迹象。即便是俄乌战争结束,俄罗斯没有“太难看”,上述几个方向的势力范围,俄罗斯也极难恢复。
通过俄乌战争,俄罗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,在短时间内,很难再有比较大的动作。第二,也是通过俄乌战争,俄罗斯到底有多少“本领”,被各国看得淋漓尽致。作者认为,俄罗斯的战略全面收缩,已经无法避免。至于会不会全面崩盘,还需要看俄乌战争的进一步发展。言而总之,即便俄乌战争结束,俄罗斯也不可能回到2022年之前的状态。
几个传统势力范围,要么变色,要么跳船,真正与俄罗斯深度捆绑的盟友,越来越少。也许大家第一反应想到了中国,请注意,中国与俄罗斯并不是“盟友或者同盟”的关系。作为两个世界大国,只能说在现阶段,中国与俄罗斯属于互利共赢的关系。现阶段的关系,对于中国、俄罗斯双方都有利。
中国需要俄罗斯的资源,例如木材、石油、天然气、矿石等等。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各种商品,例如电子产品、新能源汽车等等。双方属于互惠互利的模式,同时,也有竞争和矛盾。双方的合作是有限的,例如在俄乌战争中,中国没有站队,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武器和其他装备。俄罗斯几次试图把“我们拖下水”,都没有成功,中国有自己的大国战略和定力。
至于俄乌战争,对于俄罗斯来说,非常重要,又不是那么重要。之所以说非常重要,因为在很大程度上,俄乌战争的胜败,关乎俄罗斯东欧基本盘的稳定。又不那么重要,因为俄罗斯传统势力范围,正在一步步丧失,并且无法恢复,俄罗斯已经无力阻止。长期的战争消耗,对于俄罗斯是巨大的考验。对于美国、中国等几个大国,也是很大的机会。
关于关于俄罗斯框架调整的一系列故事,还有很多。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股市配资合法吗,和大家慢慢聊。
发布于:河南省哈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